2025-10-09 16:03:31 浏览数:0
各学院:
为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经研究决定举办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第五届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大赛以“智汇农装创未来,科技赋能兴农业”为主题,以培育专业知识雄厚、动手能力较强、创新创业能力过硬的现代农业装备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努力创建高校院所、企业和行业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向融合的综合育人平台,助力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创新创业学院
承办单位: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二、参赛对象
2025年9月前(含9月)正式注册的我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
三、参赛要求
(一)大赛作品类别和成果要求
作品分为A类、B类、C类和D类。
A类:自由选题类,为智能农业装备领域科技发明制作,主要包括:A1智能耕作农业装备发明、A2智能种植农业装备发明、A3智能田间管理农业装备发明、A4智能节水灌溉农业装备发明、A5智能收获农业装备发明、A6智能产地初加工农业装备发明、A7基础零部件(液压部件、传动系、传感器、电驱动、导航等)、A8其他智能农业装备。学历最高的作者为作品队长,按队长划分作品层次;
B类:机器人类,马铃薯捡拾机器人,学历最高的作者为作品队长,按队长划分为专本组、硕博组;
C类:企业出题类,由农业装备行业企业出题,学生选题进行创新设计,不限定学历与队长,允许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混合组队。(题目未公布,待大赛官网公布后会及时发布)
D类:概念设计类,指面向未来的具有超前意识或颠覆性的智能农业装备创意设计及整机造型设计。学历最高的作者为作品队长,按队长划分作品层次。
特别声明:
针对有的学生为了避开5(1)规定的A、C类作品须有样机或实物模型,取巧申报D类作品的现象,做出以下声明:
D类作品必须是具有颠覆性的创意设计或工业设计,不属于此内涵的作品,在形式审查时一票否决。
(二)参赛成果要求
(1)参赛作品须是学生团队自主研发设计的样机、实物模型、软件、概念视频等成果。涉及的论文、专利等必须是近二年(2023年9月~2025年9月)的成果。AC类作品须有样机或实物模型;D类作品须有概念视频或实物模型(MP4格式、720P、200M以内)。
(2)不得使用已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的成果进行申报。
(3)不得直接使用导师成果进行申报。
(4)不得剽窃任何不属于本人的成果申报。
(5)作品核心内容不能与前十届参赛作品雷同或者重复。
(6)禁止使用无参赛学生署名的知识产权(如:专利、论文等)参赛。
对于违背大赛成果要求、弄虚作假者的参赛作品,大赛委员会核实后将在大赛官方网站或在大赛有关会议范围内通报参赛高校、参赛学院、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名单,同时取消获奖作品资格、优秀指导教师资格和高校“优胜杯”资格;情形严重的,将依据大赛《章程》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作品限额
A、B、C、D类作品,学生最多主持1项、参加1项,或者参加2项。
每位指导教师(含参与指导)至多可指导A类或者C类作品合计2件、B类作品1件、D类作品1件。指导教师对作品的原创性和真实性负责,每件作品指导教师限1-3人。
四、日程安排
1.大赛报名(2025年10月9日至2025年11月10日)
以团队(2~5人)形式参赛,可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队。请报名者于11月10日前将报名表(附件1)纸质版报送至工程楼206,并发送电子稿至zhr27@163.com
2.作品创作(2025年10月9日至2025年11月10日)
参赛队根据大赛作品类别要求,学生团队自主研发智能农业装备的样机、实物模型、软件等成果,涉及的论文、专利等必须是近二年的成果。不得运用“已参赛作品”成果进行申报,不得剽窃任何不属于本人的成果申报。
3.比赛阶段(2025年11月10日—2025年11月20日)
竞赛评委会将根据参赛队员的现场成绩和对参赛作品的创新性、先进性、市场前景等方面给出评审意见,并最终评定奖项。AC类作品须提供样机或实物模型,作品申报书(含研发报告、附件)PDF格式、5M以内;D类作品须提供申报书(含设计报告)、概念视频或实物模型(MP4格式、720P、200M以内)。(作品申报书模板见附件2)
五、奖项设置
根据学校规定,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具体数量根据参赛情况确定。将从本次比赛奖获奖队伍中择优选拔参加第十一届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瑞 联系电话:15092203628
创新创业学院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2025年10月9日